鲁虺现代汉语字典 | ||||
类目资源: 智虺堂 康熙字典 汉语词典 毒鸡汤 谜语 名言 解梦 谚语 古籍溯源 异体字 大辞海 制度 语言翻译 |
鲁虺现代汉语字典 / 现代汉语词典 审订委员会 | 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 |
现代汉语词典 审订委员会 | |
(按姓氏音序排列) ........................试印本........................丁声树 黎锦熙 李荣 陆志韦 陆宗达 吕叔湘 石明远 王力 魏建功 叶籁士 叶圣陶 周定一 周浩然 周祖谟 朱文叔 ........................第5版........................ 曹先擢(主任) 晁继周 陈原 董琨 韩敬体 胡明扬 江蓝生 刘庆隆 陆俭明 陆尊梧 沈家煊 苏培成 王宁 徐枢 周明鉴 ........................第6版........................ 顾问:曹先擢 胡明扬 委员:蔡文兰 晁继周 程荣 董琨 韩敬体 江蓝生 陆俭明 沈家煊 苏宝荣 苏培成 谭景春 王宁 张博 张志毅 周明鉴 ---------------------------------------------------------------- 编纂、修订工作人员 ........................1960年试印本........................ (1956-1960)
主编 吕叔湘
主要编纂人员
孙德宣 孙崇义 何梅岑 李伯纯 萧家霖 孔凡均
王述达 刘庆隆 郭地 李文生 刘洁修 莫衡
吴崇康 李国炎 郑宣沐 单耀海 吕天琛 徐萧斧
范继淹 范方莲 傅婧 姜远 王立达
资料人员
徐世禄 贺澹江 高泽均 王焕贞 赵桂钧 王蕴明 姚宝田
........................1965年试用本........................
(1961-1965)
主编 丁声树
协助 李荣
主要修订人员
孙德宣 何梅芩 李伯纯 刘庆隆 莫衡 吴崇康 李国炎
单耀海 吕天琛 吴昌恒 陆卓元 曲翰章 刘洁修 舒宝璋
金有景 闵家骥 韩敬体 李玉英 张幸忠 夏义民
资料人员
徐世禄 王焕贞 岳珺玲 宋惠德 于庆芝
........................1978年第1版........................
(1973-1978)
主编 丁声树
主要修订人员
闵家冀 刘庆隆 孙德宣 韩敬体 李国炎 吕天琛
李伯纯 莫衡 吴昌恒 吴崇康 陆卓元 曲翰章
刘洁修 李玉英 张隶忠 单耀海 周定一 管燮初
邵荣芬 王克仲 麦梅翘 白宛如 黄雪贞 金有景
曹剑芬 刘连元 陈嘉献 柳凤运 夏义民
资料人员
宋惠德 岳瑶玲 于庆芝 王焕贞 陈梦华
........................1996年修订本(第3版)........................
(1993-1996)
修订审订
单耀海 韩敬体
主要修订人员 晁继周 吴昌恒 吴崇康 董琨 李志江 刘庆隆 李国炎 莫衡 吕天琛 陆尊梧 曹兰萍 贾采珠 黄华 计算机处理和资料人员 王伟 宋惠德 郭小妹 张彤 张林 ........................2005年第5版........................ (1999-2005) 修订主持人 晁继周 韩敬体 参加修订的人员(按娃氏音序排列) 曹兰萍 贾采珠 李志江 刘庆隆 陆尊梧 吕京 谭景春 王楠 王伟 参加部分修订的人员(按姓氏音序排列) 程荣 杜翔 黄华 孟庆海 潘雪莲 曲翰章 王克仲 王霞 张铁文 赵大明 资料人员 郭小妹 王清利 词类标注审订负责人 徐枢 哲社条目审订负责人 董琨 科技条目审订负责人 周明鉴 ........................2012年第6版........................ (2008-2012) 修订主持人 江蓝生 谭景春 程荣 参加修订的人员 韩敬体 晁继周 董琨 赵大明 李志江 贾采珠 郭小武 王楠 王伟 杜翔 张铁文 王霞 曹兰萍 吕京 参加部分修订的人员 蔡文兰 陆尊梧 徐枢 黄雪贞 王海棻 王克仲 潘雪莲 侯瑞芬 张定 资料人员 郭小妹 王清利 ---------------------------------------------------------------- 1978年第1版前言 这部《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约五万六千条。 这部词典是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一般语汇之外,也收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不久以前还使用的旧词语、旧意义,现在书面上还常见的文言词语,以及某些习见的专门术语。此外还收了一些用于地名、人名、姓氏等方面的字和少数现代不很常用的字。这些条目大都在注释中分别交代,或者附加标记,以便识别。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责成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77年5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我所词典编辑室1956年夏着手收集资料,1958年初开始编写,1959年底完成初稿,1960年印出'试印本'征求意见。经过修改,1965年又印出'试用本'送审稿。1973年,为了更广泛地征求意见,做进一步的修订,并为了适应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利用1965年'试用本'送审稿的原纸型印了若干部,内部发行。1973年开始对'试用本'进行修订,但由于'四人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直至1977年底才全部完成修订工作,把书稿交到出版部门。 《现代汉语词典》在整个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全国一些科研机构、大中学校、工矿企业、部队有关机关以及很多专家、群众的大力协助。我们在这里敬向有关单位和有关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写人员的水平,这部词典的缺点和错误一定还不少。我们恳切地希望广大读者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继续修订,不断提高质量,使这部词典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在汉语教学方面,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78年8月 1983年第2版说明 这次重排仍照1978年12月第1版排印。1979年底,因原版已损坏,须重新排版。1980年初仅对某些条目稍做修改,即交出版单位,1980年第二季度开始排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83年1月 1996年修订本(第3版)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出第1版。1980年曾对一些条目稍做修改,1983年出第2版。自本词典出版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有演变,一些语词在运用上有了不少变化,并有不少的新词新语产生。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词典编辑室在搜集的几十万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次修订。修订工作主要是增、删、改。增,是增加一些新的词语;删,是删去一些过于陈旧的词语及一些过于专门的百科词条;改,是修改那些词语有变化、有发展,在词义和用法上需要改动或补充的词条。此外,对一些异体字和有异读的字,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规定做了一些改动。增、删、改的原则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写宗旨,目的是使这部词典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在汉语教学方面,继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修订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字、词6万余条,其中语文条目增加较多。 《现代汉语词典》始编于1958年,先后由吕叔湘先生和丁声树先生任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数十人,编写完和修订完后曾先后印出'试印本'和'试用本'送审稿,直至1978年正式出版。当年参加编写的人中已有好几位离世了,他们对《现代汉语词典》的贡献将在书中永存。 《现代汉语词典》在199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4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图书奖,这对编者来说,是鼓励,也是鞭策。 在这次修订工作中,商务印书馆编辑部、出版部不少同志为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同志在本书科学技术术语的规范方面,也给予了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敬意。 《现代汉语词典》出版后,承读者关心和爱护,不少读者来信指出不足,这里,谨表衷心感谢,并希望对修订本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不断修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高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94年10月 2002年增补本(第4版)说明 为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的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这次增补,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增收了近些年来产生的新词新义1200余条,附在词典正文的后面。有的词语虽然不是新产生的,但近些年来使用频率较高,1996年修订本未收,也一并收录在这里,以满足读者查考的需要。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也有较多的补充。 这个增补本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某些字形、词形做了修正。参考专家和读者意见对个别条目做了适当修改。还参考2000年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对附录《我国历代纪元表》做了调整,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附录《计量单位表》做了修订。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02年5月 2005年第5版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以来,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受到读者的欢迎和社会的重视,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国家辞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变化。要使词典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地进行修订,使它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正式出版后,曾于1983年和1996年出版过两次修订本,2002年出版了增补本。这次修订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整收词,增加新词新义,删减一些陈旧的而且较少使用的词语或词义;二是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给词标注词类。 这次修订在原有词语中删去了2000余条,另增加了6000余条,全书收词约65000条,基本上反映了目前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广大读者查考的需要。 在词典中标注词类,是多年来读者的迫切希望,也是信息时代对汉语辞书提出的新要求。《现代汉语词典》过去只对部分虚词和常见的代词、量词等注明词类,这次修订则对所收的现代汉语的词做了全面的词类标注;文言虚词有些原来已注明词类,现在也做了全面的词类标注。现代汉语中,区分词与非词,划分词类,是很繁难的工作,很多情况下难以做到'一刀切'。我们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不但注意吸收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取得的成果,而且还兼顾多年来语法教学的经验,尽可能地做得科学、稳妥,希望能给读者学习和研究带来帮助。 这部词典是遵照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为确定现代汉语的词汇规范而编写的,因此,全面正确地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规范和科技术语规范是本书的重要原则。这次修订,在进一步贯彻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国家语委的重要课题《规范汉字表》正在研制,原有的一些有关汉字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也正在修订之中。为了跟即将出台的新标准相一致,我们在修订工作中始终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在新的规范公布之前,对原有规范尽可能做到既全面贯彻执行,又对其中学界公认的不妥之处做适当处理,同时争取做到尽量符合即将出台的新的规范标准。有的字形、字音暂时保持原有的处理办法,俟新的规范标准出台后再做改动。 这次修订还对原有的释义、例句做了全面审视,使之更加完善并适应时代的发展。体例上也做了一些调整,凡例中已做具体说明。 这次修订工作从1999年开始,迄今已有五年多了。我们始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和语言研究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得到商务印书馆领导和编辑部、出版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还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和科学技术界专家,特别是语言学界、辞书学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篇幅,恕不在此处一一列名。由于水平所限,这次修订工作肯定会有一些不足甚至失误的地方,希望读者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使《现代汉语词典》通过不断修订更加臻于完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年5月 2012年第6版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自2005年出版至今,已经过去了7年。其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日新月异。与此相应,群众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语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汇更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另一方面,语言学研究特别是词汇学和辞书编集理论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规范标准。这些都使我们感到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使这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语文词典与时俱进,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次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我们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研究专题,由修订组和所内研究人员逐一进行调查研究。本次修订充分利用各类语料库选收或检验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来词汇发展的新面貌和相关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贯宗旨,本词典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修订的有关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的最新成果。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依照规范标准审慎确定字形、字音;对字头的简繁、正异关系进行了梳理;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 (2)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 (3)参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组和《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规范》课题组的意见,对条目的注音做了修订。 (4)以意义为主要标准,对同形同音条目的分合做了调整;根据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调整了一批异形词的主副条。 (5)按类别(如'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专科词、外来词、西文字母词'等)对释义进行全面的检查修订,对释义提示词(如'比喻、形容、借指'等)也做了统一的修订。 (6)复查了词类标注,在保持原有词类标注体系的基础上,对少数词的词类标注做了修订。 (7)本着更好地配合释义、体现用法以及扩大词汇信息量的原则,对例词、例句做了相应的增删和修改。 (8)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 (9)根据有关标准和新的研究成果对检字表和附录做了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得到语言研究所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和编辑部、出版部的同志们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配合,责任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来自广大读者的意见、建议对提高本词典的质量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和修订词典是一项十分繁难复杂的工作,永远没有止境,总会留下一些疏漏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期待广大读者不吝指教,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使《现代汉语词典》的质量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2年3月 2016年第7版说明 著名语言学家、《现代汉语词典》首任主编吕叔湘先生指出:'凡是‘现代’词典都要跟上时代,不断修订。'《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做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反映现代汉语词汇新面貌,体现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本次修订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主要修订内容为:全面落实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400多条,增补新义近100项,删除少量陈旧和见词明义的词语;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对700多条词语的释义、举例等做了修订。 此次修订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领导指导下,商务印书馆领导、编辑和全国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大力支持帮助下完成的,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水平,此次修订还会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下次修订予以改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