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
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翁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
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生擒其将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
之关,谷求晕、凤就擒之所,而帮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
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阴,划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秆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
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
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而听泉,掇幽芒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
也。遂书以名其焉。
大意:
   (一)自“脩既治滁之明年”至“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描写丰山一带美景。
   (二)自“滁于五代干戈之际”至“盖天下之平久矣”
     记叙滁州因天下太平日久,故昔时用武之迹不存。
   (三)自“自唐失其政”至“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记叙滁州自宋以来,涵煦于上之功德,民生安乐。
   (四)自“脩之来此”至“幸生无事之时也”
     记叙建亭的目的,为“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的缘故(在“幸生无事之时也
     ”)。
   (五)自“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至“遂书以名其亭焉”
     记叙亭取名为“丰乐”的原因。
主旨:说明丰乐亭建亭及命名的由来。(篇末(四)(五))
文体:记叙文。

[上一页]